上次我們講到主耶穌第三次受審,也就是黎明前在猶太公會中初次受審的情況。當時大祭司假惺惺地指著上帝,堅持要耶穌起誓告訴他們,自己『是上帝的兒子基督不是。』他這樣作顯然是存心不良,用心險惡,想要抓住耶穌自己的話,強加以褻瀆上帝的罪名,而判處以死刑。
基督對他的陰謀一目了然,知道自己若回答他的問題,則必死無疑。但祂卻不因此畏懼退縮。起先當別人作假見證誣告祂時,祂以置之不理作為最有力的反駁。但現在大祭司要祂在上帝面前當眾回答,自己是不是上帝的兒子基督時,祂若仍舊默不作聲,就必然會引起別人對祂身份和使命的懷疑。再說,此時大祭司是作為猶太全國最高的權威,而且又是指著上帝,要耶穌以嚴肅的起誓方式回答他們,自己『是上帝的兒子基督不是。』因此基督現在是不是敢於回答他的問題,也等於是在猶太公會和猶太全國面前,是不是敢於公開承認祂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問題。祂以前曾對門徒說過:『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太10:32,33)。現在,祂自己也要在這方面為我們留下最完美的榜樣。
為了榮耀天父上帝的聖名,堅固門徒的信心,並在猶太全國,以至於全世界之前,為自己上帝兒子基督的身份和救贖人類的偉大使命作見證,主耶穌早已將自己的生命置之於腦後,祂立即莊嚴地回答大祭司的問題說:『你說的是!』接著主又面對所有猶太公會的議員,為了打動他們的鐵石心腸,再一次光照、挽救他們,祂嚴肅地警告他們說:『然而我告訴你們,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太26:64.可14:62)。
主耶穌在這裏實際上預言了那些殺害祂而又至終拒不悔改的人,將要在基督復臨前夕,大艱難時期末了的特別復活中復活。(參看:但12:1-2)。這樣他們將要在戰兢恐怖之中,親眼看見基督『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關於此情此景,使徒約翰在拔摩海島的異象中也已看到,他說:『看哪,祂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祂,連刺祂的人(指一切謀害、釘死、槍刺祂的人,以及歷代以來一切窮兇極惡迫害聖徒,抵擋主道的人)也要看見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祂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啟1:7)。接著所有未悔改信主的罪人,都將被主降臨的榮光所廢掉,被主口中的氣所殺滅。(啟19:11-21.
14:17-20.帖後1:7-10. 2:8.賽66:15-17.番1:14-18 )。在一千禧年後所有惡人還將復活受審,被投入火湖中永遠毀滅。(啟20:5,7-15)。
至於那些肯因主的警告,信而悔改的人,即使他們有份於殺害耶穌的罪,也必蒙赦免。他們必將在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情況下應驗主的預言。他們將要和歷代來得救的眾聖徒,一同在主復臨時復活。於是他們將要在永恒的歡樂和無比的榮耀之中,親眼看見主坐在父上帝的右邊,駕雲降臨,並將被主接到天上去,和主永遠同在。正如使徒保羅所指出的:『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上帝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多2:13)。那時,『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4:16-17)。
在此,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主憐愛仇敵的心。主對仇敵的愛也正和仇敵對主的恨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該亞法的審問是要陷害耶穌,而耶穌的回答卻是為了挽救他們。該亞法渴欲抓住耶穌自己的話,強加以褻瀆上帝的罪名,而判處祂死刑。而耶穌卻切望藉著自己的話打動他們鐵石的心腸,使他們能信而悔改,承受永生。在此我們已充分看到,這些拒絕基督之人的心靈是何等的陰毒、邪惡和可憎,而主的心靈卻是何等的仁愛、聖善和榮美!
基督出於愛心而發的大有權威,大有能力的回答,使得該亞法和所有在場的公會議員不得不大吃一驚。一時之間基督復臨,施行審判的可怕情景,浮現在他們眼前。但是心地剛硬如鐵的該亞法立即帶頭消滅了聖靈感動。他不但堅決不肯相信主的話,而且還因主的話而大發狂怒。『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祂說了僭妄的話,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這僭妄的話現在你們都聽見了。你們的意見如何?他們回答說,祂是該死的。』(太26:65-66.可14:63-64)。
該亞法故意撕開自己的衣服,乃是為要表示他對基督的深惡痛絕,並藉此示意大家不必再行審問,就可將祂判定死罪。然而他這種行動卻已在不知不覺之中,宣判了自己的死罪。因為根據上帝賜給摩西的儀文律法,大祭司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可撕裂自己的衣服。如摩西吩咐說:『不可蓬頭散髮,也不可撕裂衣裳,免得你們死亡。』(利10:6)。因祭司的衣服乃是預表基督的品德的,必須完全無缺,才能從事聖職。至於大祭司的思念、態度、言行,也都是預表基督的,都必須追求聖潔無瑕,才能蒙上帝悅納。而現在該亞法如瘋如狂地撕裂自己的衣服,也就因此失去了擔任大祭司的資格,並宣判了自己的死罪。
該亞法撕開自己的衣服,實也是根據人的遺傳,而廢除了上帝所賜給摩西的律法。因為當時猶太人有一條人為的律法說,祭司在遇見褻瀆的事時,可以撕開衣服來表示對這種罪惡的深惡痛絕。然而該亞法沒有想到他這種行動的結果,卻使自己干犯了摩西的律法,而遭到了上帝的棄絕。
該亞法撕開自己的衣服,原是想自表虔敬,並污蔑基督犯了褻瀆上帝的罪,然而實際上正是他自己犯了褻瀆基督和上帝的罪。
該亞法撕開自己衣服後,又進一步煽動大家說:『祂說了僭妄的話,現在你們都聽見了。』接著他又虛偽地徵求眾人的意見說:『你們的意見如何?』議員們早已領會了該亞法的示意,因此大聲回答說:『祂是該死的。』
可嘆,這些猶太公會領袖們的判決是何等的盲目而荒謬阿!他們竟因主耶穌承認自己是上帝的兒子基督而定祂死罪。其實根據他們所信仰的舊約聖經,基督本來就應當是上帝的兒子。(參詩2:7,12.賽7:14.9:6-7)。那麼主耶穌基督自稱是上帝的兒子,又有甚麼不可能?又怎麼能說是說了僭妄的話呢?主耶穌先前早就反駁過這種錯誤的論點。如經上所記:『耶穌對他們說,我從父顯出許多善事給你們看,你們是為那一件拿石頭打我呢?猶太人回答說,我們不是為善事拿石頭打你,是為你說僭妄的話。又為你是個人,反將自己當作上帝。耶穌說,你們的律法上豈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神麼?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若那些承受上帝道的人尚且稱為神,父所分別為聖,又差到世間來的,祂自稱是上帝的兒子,你們還向祂說,你說僭妄的話麼。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們就不必信我。我若行了,你們縱然不信我,也當信這些事,叫你們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裏面,我也在父裏面。』(約10:32-38)。可是這時,他們仍然以此荒謬的理由,判定耶穌死罪。這樣就應驗了經上的預言:『祂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祂與惡人同埋……。』(賽53:9)。
當基督被大祭司和猶太公會議員們判定死刑後,那些暴徒們在他們的煽動、縱恿之下,向主耶穌一擁而上。『他們就吐唾沬在祂臉上,用拳頭打祂,也有用手掌打祂的,說,基督阿,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太26:67,68)。『……又蒙著祂的臉,用拳頭打祂,對祂說,你說預言罷!差役接過祂來,用手掌打祂。』(可14:65-66)。『看守耶穌的人戲弄祂,打祂,又蒙著祂的臉問祂說,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他們還用許多別的話辱罵祂。』(路24:63-65)。撒但正在利用這些暴徒辱罵、折磨、毒打耶穌,企圖激動、促使祂發怒,說急躁不忍耐的話,或生出仇恨報復的意念,這樣撒但就可勝過耶穌,並將我們世人永遠囚禁在他罪惡和死亡的權下。但感謝主,祂存他著愛罪人、愛仇敵的心,為了我們世人能得救,祂甘心忍受了一切的痛苦和侮辱。
當上帝的兒子基督為救贖我們人類而在惡人手中遭受毒打、折磨和侮辱時,祂也是深受痛苦的。因祂也像我們一樣具有血肉之體。祂雖然是上帝,具有完全的神性,但卻不能運用祂的神性來減輕人性的痛苦。否則,祂為我們的罪所付的贖價就不能滿足上帝律法的要求,我們人類也都要在罪中滅亡了。當那些下流的人用一件破舊衣服蒙住主耶穌的頭,用拳頭毒打祂,並譏誚祂說:『基督阿,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時,主並非不能說出他的名字,也並非無力自衛。祗要主的意念一動,他們就會傾刻倒地,如死人一樣。然而主為了我們罪人能得救,卻不能這樣作。主必須忍受這一切的傷痛、辱罵和折磨。正如預言中論到祂說:『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
彼得三次否認主
耶穌在大祭司和猶太公會前受審時,除遭受了上述一切的痛苦、折磨外,還從另一方面受到了一個最痛苦的打擊,就是祂最愛的三個門徒之一彼得在考驗中嚴重的軟弱和跌倒,而一連三次大聲否認主。
當主耶穌被捉拿後,『彼得遠遠的跟著。』(路24:54.太26:58.可14:54)。除『西門彼得跟著耶穌,還有一個門徒跟著。那門徒是大祭司所認識的,他就同耶穌進了大祭司的院子。彼得卻站在門外。大祭司所認得的那個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就領彼得進去。』(約18:15-16)。這個領彼得進去的未指名的門徒就是約翰。他也是最早跟從基督的兩個門徒之一。(約1:37)。他在全書許多事蹟中出現,都未指出姓名。但最後卻指出這個門徒就是該書的作者。(約21:24)。從約翰不願提出自己的名字,也可看出他心中的謙卑。他已學會時時處處隱藏自己,為要高舉基督。
約翰進入大祭司的園子後,並不想隱瞞自己是耶穌的門徒。他一心想要找一個最合適的地方,以便能離耶穌更近,又不為暴徒所注意,可以在那裏安靜地觀看並聽聞他所敬愛的救主受審時的所有情形。祭司們也讓他進去觀看,希望他看到耶穌所受痛苦羞辱,就不再相信祂是上帝的兒子了。
彼得進入大祭司的院子後,卻想裝作自己不是耶穌的門徒,還自以為大膽地『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裏烤火』,假裝是和捉拿耶穌之人一夥的。(可14:54.路22:55)。他想要在不被人注意的情況下,『看這事到底怎樣。』(太26:58)。實質上,他的這種行動已經是膽怯和軟弱的表現,並必然為自己招來進一步的試探。
這時,『有一個使女』,就是大祭司該亞法家的『那看門的使女』,『看見彼得在火光裏,就定睛看他。』(路22:56)。因記得他曾和約翰一同進來,現在又見他臉上詛喪的神色,心裏
想,他或許是耶穌的一個門徒。她很想知道他的底細,就『對彼得說,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麼?』(約18:17)。彼得立時警慌失措,眾人也都望著他看。於是彼得假裝不明白她的話,不理睬
她。她就一直向周圍的人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路22:56.歷代願望719頁)。彼得覺得不能不回答了,於是發怒地說:『女子,我不認識他。』(路22:57)。『我不知道
,也不明白你說的是甚麼。於是出來,到了前院,雞就叫了。』(可14:68)。
過不久,由於看門的使女所說的話(可14:69),和別的使女對差役們的議論(太26:71),當彼得回到烤火之處,『正站著烤火,有人對他說,你不也是他的門徒麼?』(約18:25
)。 『你也是他們一黨的。』(路22:58)。彼得又不承認,並且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太26:72.可14:70.約18:25.路22:58)。
『約過了一小時,』(路22:59),『有大祭司的一個僕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親屬說,我不是看見你同祂在園子裏麼?』(約18:26)。『你真是他們一黨的,因為你是加利利人。』(可14:70)。『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太26:73)。『彼得就發咒起誓說,我不認得你所說的那個人。立時雞叫了第二遍。』(可14:71.太26:74)。正在這時,『主轉過身來,看
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路22:61,62.可14:72.太26:75)。
在這裏出現的一幕情景多麼令我們深受感動!主耶穌自己在受審判,遭折磨,被毒打,但祂的心靈中卻還在掛念著彼得。祂為彼得嚴重的軟弱和跌倒而難過。當彼得三次否認主,雞叫兩遍之後,主特意轉過身來,以慈憐、寬容、鼓勵的眼光看彼得,表明主還是一心關懷著他。彼得這時也正好轉過臉來看到了主耶穌。他立即想起主事先驚告他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果真應驗在他身上,於是他心如刀割,立刻跑出去,在客西馬尼園中痛哭。
彼得在主受審時,所以會三次否認主,而嚴重跌倒,是由於他先前和主耶穌一同在客西馬尼園中時,沒有能夠儆醒禱告,反而打盹睡著了。當時主曾特別提醒過彼得『西門,你睡覺麼?不能儆醒片時?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可14:37,38)。可是由於肉體的軟弱,彼得祗能開始時儆醒禱告片時,後來就一直打盹睡覺了。這樣就使得彼得在靈性上遭受到極大的虧損,以致當嚴重考驗來到之時,心靈中卻沒有作好應有的準備。起先是憑血氣之勇,魯莽行事,砍掉大祭司僕人的一個右耳,後來又陷入軟弱膽怯之中。
彼得所以會三次否認主而嚴重跌倒,也是由於他事先已經心靈中有了膽怯和軟弱,後來又想要隱瞞自己的真身份,混入差役、暴徒之中,結果使自己陷入危險的試探禁地,以致嚴重的失敗和跌倒。其實,膽怯正是缺少信心、愛心的結果,是心靈軟弱的表現,也是即將進一步跌倒的信號。如能明白這一點,就當在一感到膽怯、軟弱時,立即就逃到主面前去懇切禱告,懇求恩助,直到我們的心靈從膽怯變為勇敢,軟弱變為剛強。『因為上帝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彼得所以會三次否認主而嚴重跌倒,也是由於他一直過於自恃自信,自以為比別人剛強,而卻沒有謙卑依靠主。事先,主耶穌曾一再警告彼得和門徒說:『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因為經上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就在今天夜裏,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彼得卻極力的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太26:31-35. 可14:27-31)。結果當夜主被捉拿後,門徒都在不同程度上軟弱跌倒了。而彼得跌倒得最為嚴重。正如經上對我們所發的警告:『所以自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然而彼得這次三次否認主的慘痛失敗,卻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敢驕傲,看自己比別人剛強了;他再也不敢自恃自信,而卻一心謙卑依靠主。這時的彼得才真正地在主裏成為剛強的人。彼得以後不斷為主奮發作工,直到最後為主英勇殉道。
但願我們也都要以彼得先前的失敗為警戒,更要效法他以後靠主得勝的美好榜樣,使主耶穌為我們所受的痛苦,所作的犧牲,在我們的人生中顯出功效來!使主的心得到歡慰,使上帝的名得著榮耀! * 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