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简体字总目录 回到工人培训目录 回到以上学习怎样讲道内容
(以下为第十六至十九课内容)
第十六课 学习怎样讲道?(五)
前三次我们已介绍了以一节经训和以一段经训组织讲题的方法,今天继续向大家介绍,以一段经训组织讲题的方法。
以一段经训组织讲题的方法,虽然通常是采用分析、归纳方法,但有时也须和三个问题的思考方法结合起来,才能灵活多变,发挥更大的效用。
就如以约翰福音十七章主耶稣临别的祷告为例,经过分析归纳可以看出,这篇祷告可分为两大段,第一大段是主耶稣为自己祷告(17:1-5),第二大段是为门徒祷告(17:6-26)。在为门徒的祷告中又可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为门徒祷告的理由(6-10节),第二段是为门徒献上的三个祈求(11-26
节)。一是求上帝使门徒合而为一(11-13,20-23节),二是求上帝使门徒离罪成圣(14-19节),三是求上帝将来使一切得救的圣徒永远和主耶稣在一起(24-26
节)。
主为自己的祈求
经过上述分析归纳之后,我们就可逐段体会其中的教训。第一段是主耶稣为自己的祷告,仅短短几句话:『耶稣..举目望天说,父阿,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正如你曾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他将永生赐给你所赐给他的人。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阿,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
主耶稣为自己的这一段祷告,不是一个实践性的专题,因此不能用三个问题的思考方法来默想其中的教训,而只能用逐字、逐句、逐节的分析归纳法来思考其中的教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对个别的经节逐字、逐句分析一下。
主耶稣祷告说:『父阿!』主耶稣在祷告中经常喜欢称上帝为父,说明了他和上帝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切感情,也显明了他不断信靠、敬爱、顺从天父的心意,为要遵行天父的旨意!完成救赎人类的大工,荣耀上帝的圣名,也为上帝众儿女留下完全顺从的榜样。
『时候到了。』这显然是指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命流血,完成赎罪大功的时候到了,这乃是上帝籍着基督救赎人类大工中的最关键的时候,也是基督和撒但交战的最激烈的时候,也是基督为我们在肉身和心灵中忍受最大惨痛,作出最大牺牲的时候。当然,时候到了,也可指基督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
『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我们在这里看到,主耶稣即将受难前,他看到的不是痛苦、死亡、羞辱,而却是荣耀。他甚至也已把十字架看成了荣耀的冠冕。他在这时想到的不是怎样去躲避危险,免去苦难,而却是要一心遵行天父的旨意,荣耀天父的圣名。正如他在祷告中所说:『使儿子也荣耀你。』
但主耶稣为甚么要先祈求说:『愿你荣耀你的儿子』呢?我们如果要明白这一句祈祷的含义,首先需要明白甚么是主耶稣所希望得到的荣耀。先从上帝的荣耀谈起,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等等威荣的神性固然是上帝的荣耀,但上帝最大的荣耀却是他无限的爱心和荣美的圣德。对上帝的儿女来说也同样如此。地位、才能、学问、财富都不一定能成为人的荣耀,只有人的仁义圣洁的心灵品格,才是人的最大的荣耀(诗29:2
110:3.彼前3:3,4)。主耶稣当时所要求得的荣耀,也正是这种心灵品格方面属灵的荣耀。他恳求上帝保守他的心灵,使他能够在被捉拿、受审判、遭受各样凌辱、折磨、鞭打以及十字架的惨刑时,有一颗『刚强、仁爱、谨守的心』,不但英勇无畏,毫不退缩,更要充满爱上帝、爱门徒、爱罪人以及爱仇敌的心并充满柔和谦卑、宽容、忍耐的心,从而能够使天父的名得到最大的荣耀!这也正是他自己最大的荣耀!
主耶稣接着说:『正如你曾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他将永生赐给你所赐给他的人,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主在这里所说的话意思是:正如你过去怎样赐我权柄,帮助我完成了你所托付我的救灵大工,如今也求你继续帮助我,使我最后能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为人类完成赎罪大功,荣耀你的圣名。
主又接着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阿,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主耶稣信心的眼光,现在已经越过了十字架的惨痛死亡,穿过了坟墓的阴影,而展望到复活升天,与父永远同在的无比荣耀情景。于是他进一步恳求说:『父阿,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
通过主耶稣这一短短的祷告,我们可以得到极其重要而宝贵的教训:
(一)主耶稣即将受难、离世前,当他回顾以往一生的路程时,他能满怀胜利喜悦地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这是一种多么可贵、可羡的人生!
不但主耶稣是这样,而历代以来的众先祖、众先知、众使徒也都在这方面为我们留下得胜的人生榜样。就如使徒保罗在即将殉道前所说:『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公义审判的主到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6-8)。巴不得我们每一位弟兄姐妹,也都能效法主耶稣和他众仆人的榜样,靠主恩助,追求灵命长进,品格成圣,忠心完成主所托付我们的一切传道救灵责任,迎见基督的荣耀复临!
(二)主耶稣即将受难前,面对十字架的惨刑时,不但没有丝毫的胆怯、犹豫和退缩,而相反却充满了属天的荣耀感!他把羞辱、折磨、鞭打和钉十字架的惨刑都看成是他最大的荣耀,并且他也要靠着天父的恩助,在这一切痛苦牺牲中能够最大地荣耀天父;并且他信心的眼光,更是穿透了死亡的阴影,而看到了复活、升天和父永远同在的无比荣耀,这也是一种多么可贵可羡的得胜榜样!
不但主耶稣是这样,而历代来的先贤先烈们也都是这样。就如使徒保罗和西拉有一次为了传福音的缘故,被打得遍体鳞伤,两脚上了木狗,囚在监狱中,但他们却把为主受的苦难当作最大的荣耀,他们竟在半夜里『祷告唱诗赞美上帝。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徒十六章)。
这一次的囚禁,虽是暂时的,第二天就放他们走了,但后来保罗却又为了传福音的缘故而长期坐牢,但他的心灵一点也不丧胆,而却充满了属天的荣耀感,以致他能从监狱中接连写信安慰、勉励信徒说:『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耀。』(弗3:13)。另一封较晚写出的监狱书信中又说:『弟兄们,我愿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上帝的道,无所惧怕。』(腓1:12-14
)。在另一封教牧书信中保罗又勉励信徒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6-17)。
(三)主耶稣在这短短的祷告中还顺带说了一句有关得救的基本要道:『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可能有人会疑问说:认识上帝和基督就能得永生么?是的,但这里的所谓『认识』上帝和基督,不单是指信仰理论上的认识,而更是指实践经验上的认识,而和上帝并基督建立起一种远比父子更亲密的关系。否则,单单理论知识上的认识对我们是没有帮助的。就如一个国家的百姓都认识本国的君王或总统,但这种认识对他没有什么大的帮助。因他们之间没有个人亲密的关系和来往。虽然他自以为认识国王或总统,但国王或总统还不认识他呢。照样,凡自以为认识主而没有和主建立起生命的联系和交往的,主将来也要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离开我去罢。』(太7:23)。
一个人越是认识主,也必越是信靠主、敬爱主。因此一个真正认识主的人,也必是一个真正信靠、敬爱主的人,并一心听从主的教训,遵守上帝的诫命。经上说:『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约一2:3-4)。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加深自己对上帝的认识呢?读经、默想、祷告,和主时时不断亲密交往,遵从主旨、主训、主命,一心讨主喜悦,追求成圣,热心作工,直到主来。
以上所说,也可看作本节经训的体会概要。我们完全可以用本节经训组成一个讲题,,引经据典,配以实例,详加发挥。
以上我们已经用分析、归纳的方法,默想了主为自己短短的几句祷告中所给我们的重要而宝贵的教训。
主耶稣在临别祷告中,为自己作了短短的几句祷告后,接着就开始为门徒作了长篇的祷告,可见主受难前最关心的还是门徒。主在祷告中先叙述了为门徒祷告的理由(17:6-10)。对这一段经文也可用分析归纳法吸取教训,但因时间关系也只可从略。
主为门徒的第一个祈求
接着主耶稣为门徒提出三个祈求:第一个祈求是:求上帝使门徒合而为一。主祈求说:『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都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圣父阿,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你所赐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11-13,20-23
节)。
由于合而为一是一个实践性的专题,因此可用三个问题的思考方法,也即三段思考法来思考其中的教训,若要详细讲解的话,也要单独组成一个题目。在此只能介绍一下这个讲题的大纲。
这个讲题的题目就是:『合而为一』。这个讲题的序言可以简单地这样说:约翰福音十七章主为门徒的临别祷告中特别求三件事,其中第一件事就是要门徒合而为一,可见合而为一的重要。现分三段讲述如下:
第一段,合而为一的定义:也就是甚么叫做合而为一?合一不是你合在我里面,也不是我合在你里面,而是大家合在主的里面,也就是所谓在主里面合而为一。
第二段,合而为一的重要:一,合一是成圣的必须。二,合一是灵性的保障(约17:11-12
来10:24-25)。 三,合一是蒙爱的条件(约15:9-12,17:23)。 四,合一是基督荣耀的见证(约
17:21-23)。五,合一是晚雨圣灵沛降的条件(徒1:14.2:1-4)
第三段:合而为一的方法:总的来说大家要真正在主里面才能合而为一(约17:21,23.15:1-8)。具体来说,分三步达到完全合而为一。一,在主的爱里彼此相爱:即使信仰、教义观点不一,也仍应保持彼此相爱的心,正如主爱我们一样。(约13:34-35.15:12)。二,在主的真道上追求同归于一(弗4:11-13)。三,在主的灵里力求完全合一:各人都要追求灵命长大,品格完全,治死老我,活出基督,以基督的心为心,做完全属灵的人,这样就能达到完全合一。(腓2:1-11)。
主为门徒的第二个祈求
第二个祈求是:求上帝使门徒离罪成圣。主祈求说:『..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或作脱离罪恶)。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4-19)。离罪成圣也是一个实践性的专题,也同样可用三段思考法组成一个题目。题目就定为『追求成圣』。可分三段讲述:
第一段,成圣是甚么意思?成圣也就是成义。成圣成义也就是像上帝、像耶稣的意思。成圣也就是守全上帝十诫两纲的道德律法,而完全离罪成圣,并存着爱上帝爱人的心,尽到服务、行善、传道救灵的责任。..
第二段,为甚么必须追求成圣?一,要进入救恩,承受永生,就必须信而悔改,开始靠主追求成圣。(徒2:38-39.太19:17)。二,要作成得救的功夫,也必须不断信而悔改,靠主成圣。
从消极方面说,有任何一点罪不肯悔改,都是十分危险的。(林前9:2,来3:12-14.彼后2:20-22)。 从积极方面说,靠主成圣了,也说明属灵生命已长大,日益作成得救工夫了。(彼后1:5-11提前6:11-12,17-19)。 三,要在今生做一个大蒙眷爱,大蒙重用的人必须追求完全成圣。(约15:9-10.提后2:15.但9:23.10:11,19)。四,要在将来天国中得大赏,蒙重用,也必须在今生追求完全成圣。
第三段,能否达到完全成圣?一,主的命令就是应许(太5:48.
创17:1)。二,主的亲口应许(太5:6)。 三,圣经上的应许(帖前5:22-23)。
四,圣经上的榜样:保罗(罗7:7,14-19,
24-25)。
约翰(约壹5:3)。
第四段,怎样才能达到完全成圣?一,求上帝保守(约17:15)。学会祷告,依靠主。学会住在主里面。二,因真理成圣(约17:17-19)。研读圣经,默想主的话,不断靠主身体力行。
主为门徒的第三个祈求
第三个祈求:求上帝将来使得救的圣徒和主耶稣永远生活在一起。主祈求说:『父阿我在那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17:24-26)。
这一段祷告,可以用分析归纳法和三段思考法结合起来,吸取其中的教训。例如可以组成四段提纲:
一,主将来要和我们永远同在,显明了他对我们的无限大爱。正因他极其疼爱我们,才切望和我们永远在一起。
二,显明了他为我们作出的无限牺牲。他将要永远保留他的人性,永远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正因他所作出的无限牺牲,才为我们成就了无限浩大的救恩。
三,也显明了他所要赐给我们的无限荣耀的恩典和赏赐:我们以上帝儿子的身份和他同作君王,又作上帝的祭司,和众天使一起永远侍立在上帝宝座之前。
四,我们今生应当怎样生活为人,将来才能和他永远生活在一起?我们今生就要不断和主同在,并且不断住在主里面,让主也不断住在我们里面(约15:1,8)。甚至如使徒保罗所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 *
路光 *
第十七课 学习怎样讲道?(六)
前几次我们已介绍了以一节经训,和以一段经训组成讲题的方法,今天继续向大家介绍以一个比喻组成讲题的方法。
主耶稣在世时曾讲过许多比喻,每一个比喻中都含有重要而宝贵的教训,都可组成讲题。如怀爱伦所著述的『天路』,或称为『基督实物教训』这一本书,就为我们详细解释了这些比喻的教训。以一个比喻组织讲题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也就是先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默想,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在默想时首先要将每一个比喻表号解释得正确而清楚,并结合实际、深入而全面地吸取各种救灵和培灵的教训,最后归纳总结,组成条理清晰,易于发挥属灵教训的讲题纲要。
我们现在以撒种比喻为例,来组成一个比较详细的讲题纲要。因这个题目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要详细发挥至少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这里只能简要的讲述一下。先读主耶稣所讲的比喻:
撒种的比喻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契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把他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接着主对比喻的表号作了解释说:『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喜欢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趺倒了。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13:3-9,19-23)
撒种人和种子
从上面所读撒种的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到:撒种的人是指基督,也是指一切为基督传讲真道的人。所撒的种子是指『天国的道理』,也正如路加福音记载中所解释的:『种子就是上帝的道』(路8:11)。上帝的道确如种子一样,是有生命的,在圣灵的感动下能够使人信而悔改得生命。正如经上所指出:『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籍着上帝活泼常存的道。』(彼前1:23)。上帝的道也能使人的品格成圣,使人的属灵生命日益长大成熟,以致能多结果子,荣神益人(约17:17,19.提后3:16-17)。比喻中四种土地是代表四种人的心灵情况。
路边的硬地
第一种土地是路旁较硬的土地,也就是所谓路边地。由于经常被人们行走踩踏,变得很硬,真道种子撒不进。这既是代表那些心地刚硬,不肯相信的人,也是代表那些虽然理论上相信,却还是硬心不肯悔改的人。他们对上帝的道或是听不进去,或是不感兴趣,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有时虽然听进去了,觉得有道理,但也没有信而悔改,去实行真道。以致被撒但用各种世俗迷惑和罪恶引诱的方法,将他们心中所听到的真道夺去,使他们很快将上帝的道遗忘或抛弃得一乾二净,这也就是飞鸟来将种子契尽的意思。
土浅石头地
第二种土地是土浅石头地,正如主已经解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趺倒了。』
所谓心里没有根的意思,也就是指人没有完全实行主的道,或是只实行一部分,正如主另一次比喻中所指出的:『凡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太7:24-27)。
这一等信徒所以会出现这一种情况,既喜欢领受主的道,却又不能认真实行主的道,既盼望永生,又爱慕世俗,原因就在于心底中还埋藏着顽固的石头,也就是指人心中的偶像、情欲或嗜好。人若不肯求主来彻底打碎这一切石头,真道就不可能在人心中深深扎根。人也无法重生,获得属灵的新生命。因此土浅石头地,心里没有根的信徒,实际上也是指没有重生的信徒。
心里没有根的信徒,也是指那些只追求外表行为的义而却没有个人祷告、读经的灵修生活的信徒。他们和主没有发生生命的联系,他们没有喝主的血,吃主的肉,他们也不能从主和主的话中吸取力量、亮光和恩典的滋养,原因是他们心里没有根。因他们心底存有石头,自以为义,凭良心做人,却不肯在主面前自卑悔改。
心里没有根的信徒,也是指在圣经真道上没有根基的信徒,他们信主的目的,是为了今生得平安、得健康、得福乐、得财富,将来又可得永生。他们从来没有计算过跟从主的代价,也从来没有作过心灵准备,为主经受任何考验。以致一旦『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趺倒了。』
荆棘丛生地
第三种土地是荆棘地。这种信徒和上述土浅石头地信徒是不同的。他们听了道,不但当下欢喜领受,而也立即信而悔改,实行真道,向下扎根,甚至获得了重生的经验。但他们在重生,获得属灵生命后,却没有不断信而悔改,追求离罪成圣。他们没有把心中的荆棘彻底铲除净尽,却让荆棘长起来,把道挤住了,以致不能结实。这里的荆棘就是指今生的的思虑,或钱财的迷惑,或属世的宴乐等等。如主耶稣所说:『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又如另一处所说:『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路8:14)。
植物被荆棘挤住后不能结实,是由于它们吸收不到养料,得不到日光的照射。同样,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等所捆绑的信徒,也是经常忙得身心不宁,连祷告读经的灵修生活也都疏忽停止了,以致不再能从主和主的话中得到光照和营养,他们的属灵生命也就日趋枯萎,结不出果实来。最后也只好被主砍下来用火焚烧。正如主在另一比喻中所指出的:『凡属我不结果子的,他就剪去。..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甚么。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乾,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约15:2-6)。
多结果的好土
第四种土地是好土。好土是指人听了道理后,不但真诚相信,而且立即信而悔改,获得重生,并在他重生后的属灵生命生长过程中,不断祷告读经,追求离罪成圣,以致他的属灵生命能不断向下深深扎根,向上蓬勃生长,直到结出丰盛的果实来。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至于『好土』结果子所以会有多有少,是和他们在属灵生命生长过程中接受太阳的光照,雨水的滋润,和肥料的吸收多少有关,也和他们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不断铲除杂草、荆棘等工作有关。照样,信徒若要自己的人生能多结果实,也要多多接受公义日头基督的光照,圣灵雨露的浇灌、滋润,并从上帝的话语中多多吸收养料,在主里不断追求离罪成圣,圣而又圣,不断追求爱神爱人,多结美果,荣耀上帝。
我们究竟属于那一种土地?
从以上所述可见,四种不同的土地,实际上也是代表了世上四种人的不同的心灵情况。除第一种路边地主要是属于不信的人外,其他三种土地都是属于教会中已经信主的人。因此我们务要检查自己,究竟是属于那一种土地。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还是土浅石头地,心中还存有顽固的石头没有打碎,以致还未能彻底悔改、认罪、归向上帝,那么就让我们立即求主来打破我们心中的顽石。求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我们,求主将我们『从罪恶里救出来。』(徒5:31.太1:21)。这样,主就能将我们心中的土浅石头地,立刻变成好土。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心田中荆棘丛生,并且深感自己软弱无力,无法去除,那么就让我们立即存着谦卑、悔改、信靠的心,来求主铲除一切荆棘,主就能拯救我们脱离一切思虑烦扰和肉体私欲的捆绑,而使我们的心田变成好土。
甚至如果我们发觉自己还是路边没有开恳的硬地,那也不是没有希望的。让我们立即信而悔改,求主拯救,主就能开恳我们心中的荒地,使之变为良田。
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感到自己是好土,那就让我们将好土的情况继续保持下去,并不断在基督里健康成长。要多多祷告、读经、默想,时常从主和主的话中,接受光照、浇灌和营养,并也要靠主努力追求成圣,热心为主作工,才能多结果子,荣耀上帝。
人生中不同时期内可能有的心灵变化情况
四种土地,不但代表了四种人的不同心灵情况,而也可代表一个人一生中不同时期内可能有的心灵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儿童的心灵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因此是属于好土的时期,也是撒种的黄金时期。但有不少父母,却忽略了对儿童的传道救灵工作,误以为儿童太小,不能明白真道,而任凭他们顽皮吵闹,认为他们长大了自己就会懂事学好。这实在是大错特错,而且错失了对儿童撒种的大好时机。其实对儿童撒种是最为有效的,正如圣经上的教导:『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例如摩西从小早就有了美好的灵性,十二岁送进法老王宫后,他已能在主恩的保守下,二十八年之久丝毫不受埃及假神的迷惑,和宫庭中罪恶腐化的影响。又如先知撒母耳更是从小进入圣殿,学习事奉上帝。今天也是一样,我们看到有些基督徒家庭对孩子从小就抓紧宗教教育,以致他们的孩子长大了也常能有美好的灵性;而另有一些家庭由于忽略了对孩子从小抓紧宗教教育,以致孩子长大了也常是把信仰丢在一边了。
我们看到园艺家为树木艺术造型,都要从树小枝嫩的时候开始弯曲造型。否则,等到树木长大了,枝粗干硬,就不能随意弯曲了。又如杂技演员的训练也要从儿童时期,筋骨柔软的时候开始,否则人长大了,筋骨就不可能大幅度的弯曲延伸了。
照样对小孩的宗教教育也要越早开始越好。如果放任小孩顽皮不听话,等到他们长大了,就更不容易听话了。而且还有一种危险,由于他们随着年岁的增长,爱世界的心加重,特别到了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受到世俗朋友的影响,沾染上种种不良的嗜好,或是成了电影、电视、戏剧、小说迷,或是跳舞、交友,堕入情网,或是睹博、贪财,迷了心窍。这样就等于心中有了顽石,心中原来的好土,就可能变成土浅石头地。当然,即或如此,我们仍应抓紧对他们作传道救灵的工作。主的救恩有改变人心的大能,也常能感动许多青少年信而悔改,蒙恩重生。
一个人青少年时期如仍没有信主悔改,及至进入成年、中年时期后,由于学业、事业上有了一定成就,又已成家立业,生儿养女,便有可能被今生的思虑,或事务的繁忙,或名利的追逐,或钱财的迷惑,或世俗的宴乐所缠绕,以至把灵性的需要和永生的问题,完全撇在脑后。这样,他们的心灵情况就有可能变成荆棘丛生之地。但有时他们在遇到了人生较大的挫折,或身患重病时,也可能头脑清醒冷静下来,比较虚心地愿意听一听真道。总之,对成年、中年人的传道救灵工作也不可忽略。虽然因为他们太忙,不容易找到接触他们的机会,但也要想尽各种办法,接近、帮助、传福音给他们。尤其在他们患病、遭遇困难的时候,更是对他们进行传道救灵工作的最好时机。
及至不信的人到了老年时期,心灵情况有两种变化发展的可能:一种是由于过去一生中,屡次不断拒绝真理的亮光,消灭圣灵的感动,以致心灵变得越来越刚硬,越不容易信而悔改,接受主的救恩,就如同路边的硬地一样。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年老体衰,眼看不久于人世,或是子女的不孝,人生的痛苦,反倒使他们看破红尘,感悟到今世的短暂虚空,并隐约地盼望寻求上苍,寻求永生,这时他们的心灵又可能比较松软而变成好土。总之,对老年人的传道救灵工作也要特别抓紧,因他们不久于人世,并且也有可能较容易地接受真道,特别对那些从未接受过真理亮光的人。
由以上的一切解释可见,撒种的比喻主要是为帮助我们省查自己,我们自己的心灵究竟是属于那一种土地,并教导我们都要靠主恩助成为好土,让真道的种子能在我们心中向下深深扎根,向上□勃生长,多接受公义日光的光照,多获得灵雨灵肥的浇,以致能多结美果,荣神益人。其次,撒种的比喻也提醒我们多关心各等人的心田情况,并及时抓紧对各等人的传道救灵工作。*
路光*
第十八课 学习怎样讲道?(七)
上次我已介绍了以一个比喻组成讲题的方法,今天继续就这一方法作进一步的研讨。
对于一个比喻,我们主要是从正面吸取其中的教训。但有时我们还可以从侧面吸取其中的教训,甚至有时还可以借题发挥,从多方面吸取其中的教训,以达到救灵和培灵的效用。
就以上次所讲撒种比喻为例。我们上次已从两方面作了体会。第一方面,撒种比喻中的四种土地,是代表了四种人不同的心灵情况。这可以说是从正面吸取了比喻中的主要教训。第二方面,比喻中的四种土地,也可代表一个人一生中不同时期内可能有的心灵变化情况。这可以说是从侧面吸取了比喻中的宝贵教训。
除以上两方面的体会外,我们甚至还可以进一步从侧面,用借题发挥的方法去吸取更多的属灵教训。
四种撒种情况也可代表四种读经的方法
比如,撒种比喻中的四种撒种的情况,也可代表我们四种灵修读经的方法。我们灵修读经时,等于自己向自己的心田撒种。无论是慕道友,或信徒,如果我们读经时匆匆忙忙,读了以后也不用时间去默想、消化、吸取其中的教训,就去忙于其他事务,并且很快就将所读的圣经,忘得一乾二净,这就好像是将真道的种子撒在路边地,而没有撒在心田中,结果被飞鸟来吃掉了。
如果我们读经默想时,或研究圣经要道和但启预言时,看到圣经要道的宝贵,预言应验的奇妙,主来的临近,天国的荣美,上帝应许的美好,一时深受感动,当下欢喜领受,但却一直未能靠主恩助彻底悔改认罪,打碎心中情欲和偶像的顽固石头,完全遵行主的真道。这就是撒在土浅石头地上的未重生信徒的表现了。正如主耶稣所说的:『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又说:『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13:5-6.太13:20-21)
但这警告对已重生的信徒也有重要宝贵教训,我们研读圣经时,不但要深入默想,透彻理解,甚至深受感动,而更要完全实行,才能得到真正的造就。正如雅各书中的劝告:『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2-25)。主耶稣也同样劝告我们说:『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盘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盘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太7:24-27)。
如果我们研读圣经时,明白了很多圣经要道,也得到了很多真理亮光,但却没有天天不断地谦卑悔改,求靠主的恩助,铲除心中的一切荆棘,例如今生的思虑,或钱财的迷惑,或世俗的宴乐,或肉体的情欲;却没有天天不断求靠主的恩助,追求完全离罪成圣;却被自己的肉体,私欲和罪所缠累。那么,这就好像把真道的种子撒在荆棘丛中,被荆棘所挤住,结不出果实来。
如果我们每天研读圣经时,能谦卑祈求圣灵的光照,并多用功夫研究默想,不但深入全面透彻明白一切圣经要道和但启预言,而也系统研究默想圣经中的每一事迹,每一教训,和主所说的每一句话,不断从中多而又多地吸取救灵和培灵的教训;并能时时天天终身不断求靠主的宝血功劳,和圣灵的大能,并借着上帝的道,治死我们的肉体,罪性和自我,使我们的心灵意念,言语行为,完全离罪成圣,圣而又圣,更深爱上帝人,更好地尽到服务行善,传道救灵的责任,凡事感恩,靠主常乐,得胜一切考验,欢然迎候基督复临。这样我们就能像撤在好土里的种子一样,发苗生长,开花结果,至终结出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的收成。
四种撒种情况也可代表四种传道的方法
此外,撒种比喻中的四种撒种的情况,也可代表四种传道的方法。如果我们暂不考虑田地的情况,而只考虑撒种人的情况,由于撒种的传道人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可有四种传道的方法,会造成四种不同的结果。
(一)如果一个传道人对圣经没有深入的研究和体会,所讲的道理枯燥无味,甚至使听的人感到沉闷,以致许多人似听非听,心意不能集中,或是人在心不在,思想别的事,或是只顾自己在那里做小动作,或是迷迷糊糊,在那里打盹,……结果传道人所讲的道理,并没有进到人的心里,这就好像是把种子撒在路边地,而没有撒到人的心里。
(二)如果一个传道人很有口才,讲的内容知识也很丰富,很能吸引人,使人听得津津有味,但却没有传讲圣经中生命之道,不能使人信而悔改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这样的讲道就是属于土浅石头地的工作。如果一个传道人讲道的主要内容都是教导人遵守上帝的诫命,或是劝人为善,做人道德之类的律法的教训,或是劝人奉献,参加教会服务,为主工作,或是传讲健康和饮食改良的知识,等等,或是讲到许多圣经中的要道知识,但却不能在每次讲道中都结合传讲上帝的大爱,基督的救恩,使人感到必须真正信而悔改,得蒙赦罪,被圣灵重生,并不断在基督里健康成长,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那么,他讲的道理不论讲得怎样动人,最多也只能使人当下欢喜领受,却不能在人心里扎根,不能扎人心灵,使人信而悔改得生命。因此,这样的传道工作,也是属于土浅石头地的工作。
(三)一个有经验的传道人,不但要传讲救灵的要道,而也要传讲培灵的要道;不但要帮助人信而悔改,求告主名,被主的血洗净,被主的圣灵重生,获得属灵生命,成为上帝的儿女;而也要帮助他们的属灵生命在基督里不断健康成长,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不但要帮助人真正信而悔改,蒙恩得救,而也要帮助他们不断求靠主的宝血功劳和圣灵的大能,并借着圣经的真道,不断离罪成圣,爱上帝爱人,服务行善,传道救灵,凡事感恩,靠主常乐,得胜一切考验,作成自己得救的工夫。
因此,如果一个传道人在讲道中,不讲在基督里健康成长,长大成人的重要和方法,不讲祷告、读经和灵修生活的重要、方法、与经验,不讲在主里不断追求离罪成圣,圣而又圣,更深爱上帝爱人,不断为主作工,凡事感恩,靠主常乐,作成得救工夫的重要、方法、与经验,那么他所讲的道理就不可能帮助人铲除心灵中的荆棘,使人灵性不断长进,品格不断成圣。像这样的传道工作效果,就是属于荆棘丛中的工作。
(四)最后讲一讲撤种在好土里的传道方法。要学会传道或讲道,首先要明确每一次讲道的目的:一,为了救灵:也就是要帮助一切慕道友和尚未重生的信徒,能真正信而悔改,得蒙主恩的拯救,或说被主的血洗净,被圣灵重生,获得属灵的新生命,成为上帝的儿女(约3:3,5)。二,为了培灵:也就是要帮助一切已经蒙恩得救的信徒,还要不断靠主恩助,『作成……得救的工夫(意即将起初蒙恩得救的经验不断保持和加深下去)』(腓2:12,13),或说帮助他们的属灵生命,能在基督里不断健康成长,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1-13)。三,讲道的目的,除主要为了救灵和培灵外,有时也可在自己所选择的讲道题材中,顺带讲一些有关的基本信仰要道,这样既可救灵和培灵,又可帮助建立和坚固弟兄姐妹的基本信仰。
为要达到这目的,我们每一次讲道,不请讲甚么题材,都要尽可能或多或少结合传讲上帝的大爱,基督的救恩,并要将救恩的教训和律法的教训结合起来传讲,幷多多发挥救灵和培灵的教训,使人信而悔改得生命(救灵),幷且得的更岂丰成盛(培灵)。
所谓律法的教训和救恩的教训必须结合起来传讲,才能产生救灵和培灵的功效:例如我们在讲道中劝导信徒要导守上帝的诫命和安息日,要爱上帝爱人,要追求圣洁,要谦卑柔和,彼此相爱,合而为一,或是教导信徒要作盐,作光,要服务行善,传道救灵,为主热心作工时,这实际上都是在传讲律法的教训。仅仅讲到这一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告诉信徒,怎样才能做到以上这些要求?我们自己都是软弱有罪的,只有主的宝血能不断洗净我们的罪,只有主的恩助能不断帮助我们离罪成圣,圣而又圣,更深爱上帝爱人;只有圣灵能治死我们的肉体,罪性和老我,能将上帝的爱丰丰富富的浇灌在我们心里,能使我们结出圣灵的九种果子,能使我们效法主耶稣,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我们必须经常不断地在圣灵里祷告,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我们必须一直住在主里面,让主也住在我们里面,才能过得胜的生活。当我们讲到这些内容时,才是讲到救恩的教训,才能把人真正的带到主面前。
怀爱伦的教导
怀爱伦在1892年出版的『传道良助』一书中教导本会的同工同道说:
『有许多人说本会传道人在讲道之时,只注重律法,不注重耶稣。这种话虽不是十分真实,然而他们说这样的话,岂是毫无缘故的吗?那站在讲台上的人,岂不是有些人对于上帝的事物还没有真实的经验吗?岂不是有些人还没有接受基督的义吗?本会许多传道人只是单单照例说教,用辩论的方式讲解题目,几乎不提救赎主的救人能力。他们的见证缺少基督救人的宝血。他们的祭物相当于该隐的祭物。他把地里的土产献给主,这土产原是上帝可以悦纳的。这些土产虽是极好;但却缺少祭物的功能,就是那代表基督宝血之羔羊的血。那不含基督在内的讲道也是如此。这样的讲道不能刺透人心,不会引人发问说,我当怎样行才能得救呢?
在一切号称基督徒的人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人应当居先将基督高举在世人面前。传扬第三位天使的信息,是要宣讲安息日的真理。这种以及包括在此信息之内的其它真理,都应该传扬,但那最引人注意的中心就是耶稣基督,切切不可遗漏。在基督的十字架那里,慈爱和真理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应当引领罪人仰望髑髅地,存着小孩子天真纯朴的信心,信靠救主的功劳,接受祂的义,相信祂的慈悲。』(传道良助三十章156-157页)
另一处又说:『我们若愿有第三位天使信息的精神与能力,就必将律法和福音一起传扬,因为这两样原是并行的。』『我们所传信息的要点,不单是上帝的诫命,也当有耶稣的真道。』
另一处又说:『应当仔细研究但以理和启示录的预言,并使之与以下的话相连:「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同上三十一章161,162页和二十八章148页)。
怀爱伦还提到,不但在传扬三天使信息和但以理、启示录预言时,应当将律法和福音一起传扬,应当高举基督为世人的救主,而在我们每一次的查考圣经要道,讲道、祷告和唱诗中,也应当这样,才能吸引万人来归向祂(约12:32)。让我们继续引录怀爱伦在传道良助一书中的论述:
『基督恩典的财宝已经借着上帝的爱,在教会和世人面前显现了。「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样的爱使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这真是何等的奇妙无穷啊!……
上帝教会中有些传道人,太易任性去斥责罪人,以致把天父牺牲圣子为世人代死的大爱埋没在背后。真理的教师应当使罪人明白上帝究竟是怎样的上帝,他是一位「父亲」,满心渴望等候接待浪子的归来,没有发怒申斥他,乃是预备筵席欢迎他回来。唉,惟愿我们都能学习主的方法去救人才好!』
『有些传道人全用辩证的话讲道,这是错了。有的人听了真理的理论,而佩服所提出来的证据,然而若把基督高举为世人的救主,那么所撒的种子可能生长结实,荣耀上帝。然而往往传道人没有将髑髅地的十字架显在人面前。有些听众也许是一生最后一次听道的机会,这黄金似的机会一去便永不复得了。若是传道人能把真理的理论与基督及其救赎之爱一同宣讲出来,这些人也许就被引领归主了。
世上渴望寻找来就基督之路的人,比我们所想到的还多。凡传扬末次恩典信息的人。应当记着,要高举基督为罪人的避难所。有些传道人以为无需传讲悔改及信心的道理,他们认为听众当已熟悉福音了,所以必须讲些别的事,才能叫他们留心听。然而可惜有许多人对于救恩的计划,真是毫无所知。他们在这全然重要的题目上,实在需要多受教训,过于其它别的题目。理论的讲道是不可少的,为要使人看出真理的链条,环环相接,节节联络,结合完整;然而在每次讲道时,却不可不讲基督并祂被钉十字架的道理,作为福音的基础。』
『唉,但愿我有口才,说出充满能力的话,使那些在福音里与我同工的人,受我所愿他们受的感动。我的弟兄们哪,你们乃是在处理永生之道,在应付那能有最高发展的人心。基督被钉、基督复活、基督升到诸天之上,以及基督复临,应当那样软化及充满传道人的心灵,使之欢乐,以致他能本着仁爱和恳切,向人们传扬这些真理。这样,耶稣就被表现出来,人就不再见那传道人了。
你们这教导人的应当高举耶稣,在讲道、唱诗、祈祷上,都要高举祂。要运用你全副的精力,向那模糊、惶惑、迷亡的人们指出「上帝的羔羊」。应当高举那复活的救主,并对凡听的人说,来就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的主。(弗5:2)。应当把救恩的科学列为每次讲道的重心,并作每首诗歌的主旨。每回祈求,也当将这事尽情的倾述出来。在你们所讲的道中,不可另加别的来补充基督,因为祂乃是上帝的智慧与能力。要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显明耶稣是悔改之人的希望,相信之人的保障。要向那些苦难及绝望中的人,显示平安的道路,指明救主的恩典和全备。』(传道良助第三十章157, 158-159, 159-160页)。
对不义管家比喻的解释
对于主耶稣所讲的许多比喻,一般我们都可从正面去吸取其中各方面的重要教训,但也有个别比喻,本身就含有借题发挥的性质,因此我们就不能按常规的方法去吸取其中的教训。例如有些信徒感到不义管家的比喻,较难理解,就是属于这种例子。那么对于这个比喻,我们应当怎样来吸取其中的教训呢?让我们先来读一下这个比喻:
『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营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作甚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我知道怎样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的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他说,一百篓油(每篓约五十斤)。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我又告诉你们,要籍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东西给你们?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路16:1-13)。
在这个比喻中,我们显然不能简单地解说,主人代表谁,不义的管家代表谁,或是说从不义的管家身上,我们可以获得甚么警戒或榜样的教训。其实,主在这个比喻中已明明指出这是一个『不义的管家』,当然不是用他来代表我们信徒的,更不是要我们去学习他的甚么不义的行为的。主在这个比喻中实际上是想到这个不义的管家在坏事上的聪明而触景生情,并借题发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训,虽然不义的管家是把聪明用在坏事上,但上帝子民有时却没有在好事上表现出同样的聪明。正如主在比喻中已明显指出这一主题的教训,说:『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这不义管家的聪明表现在那几点上呢?
第一点,不义的管家明确知道自己管家的身份,他目前所掌管的一切财产,都是属于他主人,而不是属于自己的。
但上帝的子民好多时候却忘记了这一点,甚至有的还不明白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的钱财是自己努力工作赚来的,也是上帝所赐给他们的,因此他们就自以为有权自由处理,随意使用了。也有一些人的认识比以上所述的稍为提高一步,认为十分之一是属于上帝的,其他十分之九却都是属于自己的,因此也就可以随意使用了。总之,他们还不明白,或者忘记了,他们的生命气息和一切所有的都是上帝所创造、所救赎、所赐与的,因此也都是属于上帝的。他们既然称上帝为主,这就表明自己是上帝的仆人和管家。他们在钱财、光阴、健康和才智的使用上,都应时时祈求上帝的指引,遵行祂的旨意。
第二点,不义的管家已清楚知道很快就要向主人交账了,因此便立即为这事作准备。
但上帝的子民好多时候却似乎忘记了这一点。他们忘记了第一位天使信息中宣告的查案审判很快就要查到活人了,他们忘记了基督复临已经近在门口了,却还一直迟延着不赶快作好一切的准备工作。
第三点,不义的管家也聪明的知道,应怎样为向主人交账作好准备。他慷主人之概,涂改账本,减免欠债之人应还的债款,以便自己不久被主人解雇后,可以获得原来欠债之人的报答。
当然,主耶稣并不是要我们上帝子民效法这种坏事上的聪明诡计。但使主深为感概的是:我们天上的上帝倒是喜欢并鼓励祂的子民,利用属于祂的一切今世短暂的财物去为传道救灵、行善赒济而用,以便为自己在天上积存永恒的产业,但上帝子民却还不知道利用这一特权。因此主在比喻中接着教导我们说:『我又告诉你们,要籍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能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
主对我们的这一段教训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基本上也是清楚易懂的。只是其中有一点可能令人感到困惑不解,这就是主为甚么说,要我们用「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这「不义的钱财」究竟是指甚么说的?
其实,主在这里两次提到的「不义的钱财」,在今天重新翻释圣经时都应加上引号,应体会作所谓「不义的钱财」。这和上面不义的管家谋取的「不义的钱财」含意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所谓「不义的钱财」,实际上就是指上帝赐给并交托我们保管、使用的钱财。如果我们肯祈求、遵照上帝的指引去使用他们,不但用来维持自己家庭生活的必须,而也能利用多余的钱财推进传道救灵,救济急难的善工,那么这些钱财就能变为我们将来在天国中极大的荣耀奖赏。
而反过来说,如果出于私心、不忠心、我们不肯将这些多余的钱财按照主的旨意为主使用,那么这些钱财私留在我们身边就立刻变成了「不义的钱财」。所以主教导我们要趁主来之前,审判临头以先,按照主的指引把这些出于私心、不忠心而不肯为主使用的「不义的钱财」,拿出来用在主的救灵善工上,籍以为自己在天上建立荣美的基业。否则,到了主来时,这一切财产都将变得无用了,而还要定我们的罪。今生的钱财再多,在主眼中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比喻中说它是『小事』,而且也是短暂虚浮的,很快就要变得『无用』。只有将来在天上的财产才是『真实』的。况且这些财产也是属于上帝的,理应为荣神益人而用,故比喻中说它是『别人的东西』。既是这样,我们为甚么不时时寻求主的指引,不断为主善用它们,以荣耀上帝,造福人类,并也为自己在天国中积成美好的根基?(路光修改补充于2016,3,23)
第十九课 学习怎样讲道?(八)
以前我已经分别介绍了以一节经训,一段经文和一个比喻组成讲题的方法,今天再继续介绍以一个事迹组成讲题的方法。
以事迹组成讲题的方法,在自己准备题目的时候,都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先进行逐字、逐句、逐节的分析默想,然后将所得到的许多属灵教训,进行分类归纳。
至于具体宣讲这一类题目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将主要的经文记载读一遍。第二步将其中的事迹,按次序略加分析、体会地叙述一遍,这样的叙述应当是内容生动,引人入胜,而发人深思的,使人不但被故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而且使人感到其中每一个情节几乎都包含着宝贵的属灵教训。但以上的叙述过程不宜过长,一般只占用一小部分讲道的时间。第三步是从所叙述的整个事情过程中提出一、二方面或几方面的教训,加以重点深入的发挥。例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方面吸取不同的教训,也要注意那些教训是属于救灵的教训,那些是属于培灵的教训。下面,以耶稣医好四个人抬来的瘫子的事迹为例。
先读一下耶稣医好四人抬来的瘫子的经文
第一步先读一下主要的经文记载。虽然马太、马可、路加三本福音都有记载,但以马可记载最详细,所以就选读马可福音的记载:
『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人听见他在房子里,就有许多人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道。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是用四个人抬来的。因为人多,不得近前,竟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心里议论说,这个人为甚么这样说呢,他说僭妄的话了。除了上帝以外,谁能赦罪呢。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就说,你们心里为甚么这样议论呢。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那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罢。那人就起来,立刻拿着褥子,当众人面前出去了,以致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上帝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可2:1-12.
另参太9:1-8. 路5:17-26)。经文就读到这里。
再将故事情节略加分析体会地叙述一遍
第二步将故事情节略加分析、体会地叙述一遍:从四福音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耶稣在世传道救灵的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半,然而他却具有极大的感化、吸引力。主不论在那里,或在旷野,或在海边,或在街上,或在圣殿里,常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他面前。主的神圣大爱,主的发人深思,带有权柄的属灵教训,主的医病赶鬼的神奇权柄,都具有莫大的吸引人的能力。正如主耶稣这次来到迦百农时也是这样,当他在一家房子里时,就有许多人来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方。于是主耶稣就抓紧时机,先对他们讲道,以进行传道救灵的大工。
正在这时,有四个人抬了一个瘫子,想要来到主耶稣面前,求主救治。根据经文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个瘫子是十分可怜的,他不但长期瘫痪,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连生活也不能自理,成了别人的沉重负担。而且看来他家中已没有主要的劳动力,甚至也可能没有人能照应他,因为这时抬他来见耶稣的四个人似乎没有一个是他自己家中的亲人。尤其使他感到痛苦的,他想到自己的瘫痪是由于自己的犯罪生活所造成的。他心中为自己所犯的罪而长久痛苦自责,并担心上帝是否还肯饶恕他的罪。因此他唯一的盼望是能有机会见到主耶稣,他不但要恳求主可怜他,医治他的瘫痪病,而更要恳求主饶恕他的罪,拯救他的灵性。
而抬他来见耶稣的四个人,也都是大有爱心信心的人,他们虽然极关心他,但却无能为力,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但他们相信主耶稣能救治他。只要能将他抬到主耶稣面前就有获救希望。现在机会来到了,他们打听到主耶稣已回到『自己的城』迦百农,正在某一家的房子内,于是他们急切地将瘫子抬了过来。
谁知到了房子附近一看,房内、房外挤满了人,连门前也没有空地方,根本无法进入房子内。怎么办呢?把病人抬回去罢?绝对不行,他们盼等了多时的机会决不能错过。他们知道主耶稣工作极忙,还要到犹太各地去传道救灵,如果错失了这次机会,不知要等到甚么时候再有机会。那么让病人等在外边罢?那也不行,怕病人受不了,或是寒冷,或是饥渴,或是大小便都不方便,因说不定要等很长时间。他们必须设法赶快把瘫子送到主的面前,求得主的医治,而且瘫子本人也是这样要求。
那么怎么办呢?瘫子和他们在圣灵的光照下,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先设法把房顶拆通,把瘫子从那里缒下去,放到主耶稣的面前。因犹太人的房顶,一般都是平顶的,上面用一大块一大块的砖块盖起来,所以很容易拆通。至于房顶拆坏后,他们准备以后再帮助修好。他们相信房主人也是很有爱心的信徒,能谅解他们的。主耶稣更是大有爱心的救主,必能救治这个瘫子,因此也是不会责怪他们的。于是他们就大胆的这样做了。果然,他们和瘫子本人的信心立刻得到了报赏。
『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主耶稣是鉴察人心的,他知道每一个人心里所存的意念。他看到这个瘫子心灵中长久因自己所犯的罪,所受的痛苦折磨,而已经有了深切悔改的心,因此主耶稣首先赦免他的罪,安慰他的心灵,拯救他的灵性,然后再医治他的瘫痪病。因此当主耶稣向他宣告赦罪的救恩时,他满心受感,潜然泪下。那了解他心灵痛苦情况的四个朋友也都为他大得安慰。
但这时却有几个在旁窥探耶稣的文士,心里却起了不信的议论,说:『这个人为甚么这样说呢?他说僭妄的话了。除了上帝以外,谁能赦罪呢?』
其实施洗约翰早就一再为耶稣作见证说:『看哪,这是上帝的羔羊!』『这是上帝的儿子!』『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主耶稣的门徒也都一直信奉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基督』!只是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就是硬心不肯相信,因他们所要的基督,乃是能满足他们属世的野心,奢望和罪中享乐的『基督』,而不是这个指出他们内心罪恶,要他们信而悔改,接受天国福音的基督。
正如马太福音中指出:『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意,就说,你们为甚么心里怀着恶念呢?或说你的罪赦了,或说,你起来行走,那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这个瘫子也真是大有信心的人,他听了主的吩咐,就亳不犹豫地立刻相信,立刻遵行,因此他也就立刻被医好了。正如经上记载:『那人就起来,立刻拿着褥子,当众人面前出去了。以致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上帝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故事情节就叙述到这里。
最后从故事中吸取几方面教训
第三步,从上述事迹中,所可以吸取的几方面的教训。先从瘫子身上来看看对我们有甚么宝贵的教训。
从瘫子身上可学到的教训
(一)关于瘫子寻求主的动机:我们从福音书中可以看到,当时虽然有许多人来寻求耶稣,但其中有不少人寻求主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求饼得饱,或是为了医治疾病,一旦疾病得到了医治,他们也就不要主了。例如被主医好的十个大麻疯中的九个就是这样。这种情形常使主的心灵感到伤痛,并感概万分,因他们身体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医治,但灵性仍不免灭亡。
历代以来也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有许多人寻求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困难得解除,危险得保护,疾病得医治,或是今生得益处,而却不是为了灵性得拯救。因他们对于主的救恩无动于衷,对于自己的罪却不愿认真悔改。
但这个瘫子的情况却与众不同,他寻求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病残的得医治,而更是为了灵性的得拯救,罪恶的得洁净。他甚至把灵性的得救看得比病残痊愈更为重要。他的这种心灵情况,实在使主感到十分欢乐并大为悦纳。结果他不但得到了病残的医治,而更得到了永生的救恩。但愿我们今天一切寻求主的人,也都要效法这个瘫子留给我们的美好榜样。
(二)关于瘫子的信心和顺从:从这个瘫子得蒙医治的方法上,我们还可得到一些重要的教训。这个瘫子所以能得蒙医治,是由于他的信心和顺从。当他听到主耶稣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罢』,如果他不相信主的话,不按照主的吩咐去做,而认为主的吩咐是不合理的,自己是一个瘫子,怎可能起来呢?那么他也就不可能痊愈了。但感谢主,这个瘫子却是大有信心的人。他相信主的话,也立即按照主的吩咐去做。结果当他正要站起来时,他也就立刻得到了神奇的医治。
这对我们每一个人在灵性得救的事上也有同样重要的教训。我们虽然在肉身上不是瘫子,但在灵性上却都是瘫子,因我们原来都是软弱、败坏、有罪的人,我们没有力量摆脱罪的捆绑,我们没有力量遵守上帝的律法并遵行上帝的旨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蒙主恩的拯救呢?
我们也必须像这个瘫子一样,立刻信而顺从主。首先是信主,也就是相信主耶稣是我们的救主,相信他的宝血能洗去我们的一切罪,相信他的灵能洁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有力量离罪成圣。接着是照主的吩咐去做。也就是要立即求告主名,悔改自己的罪。我们要在主的面前,彻底悔改认罪,不但求主的宝血洗去我们每一个罪,而更要求主的灵洁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能离罪成圣,守全上帝至圣、至义、至爱的律法。当我们这样存着信心,按照主的话去做的时候,我们也就会立即得蒙主的拯救,而蒙恩重生,成为上帝圣洁、蒙爱的儿女。
从四个抬瘫子的人身上可学到的教训
我们再从四个抬瘫子的人身上来看看对我们有甚么宝贵的教训。我们看到这个瘫子所以能得蒙主的拯救,也是由于这四个人对他不断的关心、鼓励和帮助的结果。由于他们过去经常将自己所听到、所看到的有关主耶稣的一切言行事迹讲给瘫子听,以致他才能对主耶稣生出那么大的信心,而且这次又由于他们尽心尽力,将瘫子抬到主的面前,才使他得蒙拯救。因此这四个人的信心、爱心和为主热心作工,救助别人,是我们信徒的美好榜样。
我们今日教会中何等需要多而又多的像这样抬瘫子的人!今日世界上肉身的瘫子不多,但灵性的瘫子却到处都是。如果我们的弟兄姐妹不去关心他们,向他们传福音,作见证,或介绍他们到教会中听布道,在家中听福音的广播,看福音的书刊,并想尽各种办法把他们抬到主的面前,恐怕他们自己永远不可能来到主的面前。但如果我们的弟兄姐妹都能效法这四个人的榜样,做一个抬瘫子的人,把更多的人带到主的面前,那么我们的教会就必大为兴旺,人数不断增多,末世的福音也必迅速传遍天下了。
说到『抬』,那就是要化力气的,有时一个人抬不动,还需要二个人,甚至三、四个人一起去抬,才能把他们抬到主的面前。抬瘫子的工作不但要化力气,而且还要化时间,甚至化钱财,但我们在主内的一切劳苦牺牲,都必要得到永恒的报赏。但愿我们都能在主爱的激励之下,效法四个抬瘫子之人的榜样,甘愿为传道救灵而尽心竭力,甚至不惜献上自己的生命和一切所有的。
从主耶稣身上可学到的教训
在这次医治瘫子的事迹中,我们还可以从主耶稣的身上学到重要的教训。我们看到主耶稣的言行工作,具有何等大的感化力、吸引力。主无论在那里,或在会堂,或在野外,或在室内,总是吸引着许多人。我们也看到凡是主所重用的每一个仆人,也都具有相似的感化力、吸引力。但为甚么我们今日的传道人却普遍缺少这种能力,我们今日的教会却普遍不冷不热呢?
我们看到主耶稣所以具有这么大的感化、吸引力,首先是由于他的心灵中具有着无比的神圣的大爱。如果今日我们传道人和信徒都能充满了主的爱,充满了彼此相爱和爱众人的心,那么我们的教会就将大大兴旺起来。
主耶稣所以具有那么大的感化、吸引力,也是由于他的教训中具有属天的亮光,属灵的权柄和巨大的感力。如果今日传道人能在上帝面前,在圣经中多用功夫研究、默想和寻求,靠着圣灵的大能在讲坛上传出激动人心的信息,也必能吸引成千成万的人来跟从主。
主耶稣所以具有那么大的感化、吸引力,也是由于他在天父的引领、恩助下,具有医病赶鬼的能力。主也已应许要赐下同样的能力给他的仆人和教会。主早已亲口应许我们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甚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14:12,13)。这些应许已在使徒时代五旬节圣灵早雨沛降时获得最明显的应验,而且还要在末后时代主来前的晚雨圣灵沛降时,获得更完全的应验。(参珥2:28-32 )。愿我们今日的上帝仆人和子民都能为领受晚雨圣灵浇灌,完成传道救灵使命,迎接基督复临而努力准备,奋发作工! * 路光 *